社区楼宇节能设计及安装
|
在建筑节能领域实施的物业能源管理服务,大体上分为既有建筑运行节能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两个大类,而今后的发展方向则是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物联网体系的应用。 3.1、既有建筑“运行节能”十大系统 (1)暖通空调系统:冷热源、风系统、输送系统 (2)照明系统:室内灯、户外灯、景观灯、路灯 (3)拖动系统:电梯(平梯、直梯、滚梯)、提升机 (4)家用电器:家用空调、电冰箱、电视机、餐厨电器、卫浴电器 (5)用水系统(水泵):冷水、热水、饮用水,水处理、循环水 (6)燃气系统:天然气管道、控制系统、安全系统 (7)安防系统:门禁、声像、监测、报警、控制系统 (8)保洁系统:楼宇保洁、垃圾处理、循环利用 (9)绿化系统:庭院绿化、社区景观、屋顶绿化 (10)维保系统:装置维护、设备保养、运行监控 3.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大趋势 (1)电机变频化:风机、水泵 (2)照明LED化:节能灯 (3)用水循环化:中水回用 (4)控制自动化:电、热、气、水、油 (5)围护节能化:外墙、屋顶、门窗 (6)建材节能化:墙体材料、玻璃、地热材料 (7)部件节能化:配电柜、弱电系统、管线、水管、阀门 (8)新能源应用:太阳能、地热能、自然光、生物质能、风能 (9)智能仪表应用:能源管网、计量、分配、自动控制 (10)供应集中化:冷热电三联供 3.3、建筑节能服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智能建筑是我国未来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建筑节能是今后我国节能发展的主攻方向,在物业能源管理的规划起步阶段就要全面考虑从这个高起点切入,为物业管理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基础。国家建设部、科技部2005年10月27日发布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规定了绿色建筑的智能技术要点,提出要促进智能技术与智能化系统的发展。 (1)智能化:可采用综合性智能采光控制、地热与协同控制、外遮阳自动控制、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空调与新风综合控制、中水雨水利用综合控制等技术。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结构”通常指的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的“三化”,在节能领域需要加上第四化“节能自动化”,即把“三化”应用在节能方面。 (2)自动化:借助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维护及营运成本。 (3)数字化: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模式,智能抄表系统将成为建筑节能智能化发展的先行官。源自智能电网组成部分的智能电表技术目前正在广泛应用在建筑节能领域,通过实施电力载波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自组网技术(公用事业能源计量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在感知、计量、分析、通信、控制路径等方面,实现对建筑业主电表、水表、气表、热表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