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节能设计及安装
|
一、节电行业发展现状 (一)节电行业市场规模 2018年工业节能市场规模达到2万9千亿,预期在政策支持、技术革新等形势下,预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二)节电行业需求分析 我国目前电能利用率主要集中在钢铁、电力、煤炭、石油、化工、建材、纺织、造纸、印染九大高能耗行业,不少企业因为新旧设备混杂、配置不合理、人为浪费等多种原因,有显著节电空间。 工厂实施节电措施,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电费开支,降低电能的损耗以及工厂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更利于工厂老旧设备的更新改造,对提升工厂生产效能,增加效益,扩大工厂生产规模,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未来,节能产业的产业结构会迈向高端装备制造和服务业并重升级转移,目前在高端装备领域还有待提高,预期随着未来技术、产品突破,还有更多政策支持自主研发投入。 (三)节电行业需求分布 目前,按地区来看,华东、华北等区域市场占比较高,分析认为与华东、华北地区重工业比例较高相关。 二、企业用电问题与节电技术 (一)企业用电问题 整体来看,工业类企业主要有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低、电力品质低等问题。 1、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低一般因为变压器及配电线路配置不合理、设备配置不合理、用电设备陈旧老化导致。 (1)变压器及配电线路配置不合理:工厂供配电系统中能耗最多的是电力变压器及配电线路。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动和工厂生产工艺的改变,往往出现按设计配置的电力变压器容量与实际负荷不相匹配的情况,例如变压器容量过大、负载率低,变压器损耗大;配电线路粗细和长短不合理、不规范,也导致线路损耗大幅度增加。 (2)设备配置不合理:中国工业企业用电设备多为满负荷设计,额定功率普遍偏大,实际运行效率低,占中国工业用电总量60%-70%的电机,通常的使用效率不到75%,“大马拉小车”与低负荷运行的情况相当普遍。在此状态下,电机消耗的电能中有相当部分是以发热、铁损、铜损、噪音与振动等形式被浪费掉。 (3)用电设备陈旧老化导致:目前中国企业中也有不少的变压器、电动机、风机、泵类、压缩机、电焊机等通用设备及供电线路陈旧。而且此类设备大部分设计为固定功率运行,但实际运行时所需的压力或流量并不固定,且大多数低于电机额定功率供给的压力或流量,电能浪费严重,节电潜力大。 2、电力品质低是指供电电压偏高、三相不平衡、产生谐波、功率因数过低、存在浪涌现象等。 (1)瞬变电压和浪涌电流的影响:工业企业用电设备数量多、启动频繁、负荷变化大,容易对电网产生冲击,引起瞬变电压和浪涌电流情况严重,严重威胁和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电机的温升和电表转速加快而浪费电能,系统用电效率下降。 (2)谐波的影响:工业自动化使用整流器、变频器、可控硅等非线性设备,会产生大量的谐波,使系统电压和电流的波形畸变,恶化电力品质,不但增加电耗,也影响了用电安全和设备使用寿命,谐波的危害已成为电网最主要的公害。 (3)供电电压不稳定:工业输变电网系统负荷大、分布广,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分布时段非常明显,因此在用电高峰和低谷时段电压波动很大,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浪费电能,同时会恶化用电品质。 (二)企业节电技术 针对这些方面,企业除了直接更换节能设备,还可以可以采用3种节电技术来进行治理,其中应用电磁平衡技术优势明显,发展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 电磁式节能变压器采用的是电磁平衡技术,可以平衡三相电流及电压,而且能降低供电线路中过高的电压、滤除谐波、提高功率因数。该节能变压器是由三组主线圈,六组附加的电磁调节线圈,和三组电压调节线圈组成,主线圈和附加线圈分别缠绕在三相铁芯柱上,并构成三角形连接。线圈之间相互耦合,三相磁势平衡。 三、中小企业节电需求 (一)节电首先要建立在适应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 节能工作的实施必须满足现有生产工艺的需求,不能因盲目节能而降低生产能力或不满足生产需求。节能工作是在原来的设备存在浪费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将原来做无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节省下来,不能盲目地去节电,从而造成新的浪费,当然也不能因为节电而影响生产。 (二)中小企业在节电方面又表现出一系列显著现状与特点。 1、中小企业整体节能潜力较大。相对来说,单个企业耗能量不大,但是企业数量多、涉及行业广,现阶段中小企业节能空间巨大。 2、中小企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因为节能基础设施和相关工艺技术还相对落后水平,导致能源利用方面效率偏低,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20% 以上。 3、目前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节电的政策较为有限。目前出台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政策,较少提及节能减排和配套节能资金等。 4、中小企业在需求上也非常清晰。它们最直接的需求是节省电费,尤其是需要高用电量设备的企业。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在节能减排中的投资严重不足。企业大多不愿意因为节电直接更新设备,更倾向于改良或其他低成本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