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360,百度,搜狗,各类搜索浏览器,在开屏或浏览中弹出来的广告。 弹屏广告优势:精准投放,无死角。 360浏览器、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搜狗浏览器“四大搜”的弹窗广告,每千人的曝光费用最低5元,用户单次点击收费最低仅0.1元。 弹窗广告防不胜防,且关闭标志不显眼 “弹出瞬间让你防不胜防,且关闭标识非常隐蔽。”12月9日,企业财务专员唐小姐介绍,今年“双11”期间,她曾在360浏览器上搜索“羊绒大衣”,随后便不断地收到女装店铺广告弹窗,“就算点击了右上角的‘不感兴趣’,刷新页面还会再出现。” 她告诉记者,意识到自己被弹窗广告“盯”上,曾下载“火绒安全”防弹窗软件,甚至在各大论坛上查找防“弹”技巧,“弹窗是防住了,但设置了屏蔽弹窗,我们做网银对账时却发现,网银U盾页面经常无法跳转,非常麻烦。” 弹窗广告的弹出频率有多高?同日下午,记者点开360浏览器共10次,有7次出现弹窗广告,当点进主页右下角一则名为“中美贸易战缓和”的“重磅”消息后,出现的却是一名自称职业股票操盘手的个人推荐主页。 数据 弹窗广告点击率仅1% 记者以“弹窗广告出现频率”发布30份网络调查问卷,有28名受访者表示一天收到超5次弹窗广告,弹出内容包括伪装成热点资讯的企业推广、新品推介、游戏引导下载链接,甚至不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令禁止的低俗内容。 广告主“弹”得乐此不疲,消费者却对此不太买账。据《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的调研显示,看到弹窗广告会立马关闭以及直接忽略的网友占87.5%及11.5%,仅1%的受访者会点开广告。 调查 弹窗广告覆盖千人最低仅5元 为了调查弹窗广告背后的运营逻辑,12月1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以“弹窗广告”为关键词在浏览器中检索,发现有大量机构提供弹窗广告服务。记者以推广“教育培训机构”为由随机选取了2家公司。 青岛南北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推广员小宋介绍,公司提供360浏览器、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搜狗浏览器“四大搜”资源位竞价、网页弹窗以及朋友圈三种推广方式,分展示计费、点击计费两种收费模式,其中,展示计费每千次曝光量最低收费5元,点击计费即用户每点击一次收费0.1元。 “无论选择何种推送方式,您都可在后台进行广告上线时间、时间段、覆盖地区、年龄、性别、学历、婚恋状态、手机价格、运营商、关键词等12项自由组合,以达到定向推送目的。”小宋表示,弹窗广告甚至不需要广告主提供营业执照等资质。 同时,“秒客达推广”客服介绍,公司提供指定运营商的用户弹窗,按照IP计费,一个网络IP推广一次收费1元,“只要用户打开任意网页,都能弹出公司广告。” 沟通中,该名客服反复推荐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资讯媒体点击推广以及短信群发、关键词检索等推广模式,“资讯类软件可通过自有平台采量,点击一次收费0.3元;我们的短信群发达有率超95%,群发长沙用户的价格为0.05元/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名客服均提到,弹窗广告投放门槛极低,只需在公司“开户”后充值7000-10000元,便可进行各类广告投放,广告主只需提供广告素材。 探因 弹窗广告规范难寻 “弹窗广告的目的不仅限于曝光产品,只要用户能看到产品名、品牌名、公司名,在潜意识中留下印象,就可算作一个成功的弹窗广告。”一家省级媒体运维专员介绍,相对于电视广告和纸媒广告而言,弹窗广告的投放成本更低,期望以“量”获得视觉冲击效果。 尽管监管部门多次针对互联网广告开展整治行动,但为何违规的弹窗广告却“屡禁不止”?“弹窗广告大约出现在2008年前后,10年间,与防弹窗插件相互博弈并经历了多次变形,从简单的图片弹窗升级为FLASH弹窗、视频互动弹窗等形式。”湖南大学广告学系主任、教授莫梅锋介绍,弹窗广告是行业内通行的市场营销行为,普遍做法是用简单粗暴的形式提高广告达有率。 莫梅锋认为,广告主在投放弹窗广告时,只考虑了广告的达有率,并未考虑推送内容对用户产生的实际效果,“每个浏览器对弹窗广告的弹出频率规定各有不同,因此在监管层面上也难以统一规范。治理弹窗广告,终究需要行业自律,企业应该平衡弹窗收益及用户使用体验。 |